欢迎光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!

教研科研

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智...
安全课堂 | 增强安全意识...
2025年青州市乡村建设工...
校地携手护安澜 建工学子...
聚焦职普融通与科教融汇 ...
学院教师参加“新双高”...
建筑工程学院召开新学期...
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专业建设 > 安全教育 > 正文
建筑工程学院实验/实训室安全管理办法


建筑工程学院实验/实训室安全管理办法

(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《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》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等法律法规,结合行业规范及参考案例制定)


第一章 总则

第一条 为规范建筑工程学院实训室安全管理,防范安全事故,保障师生安全及教学科研秩序,结合学院危险源类型(如建筑材料检测、结构加载设备、高空作业模拟等)制定本制度。

第二条 适用范围:全院教学、科研类实训室,涵盖建筑材料实验室、结构工程实训室、施工模拟场地等。

第三条 管理原则:实行“安全分级分类、动态准入、三级检查、全员责任制”管理模式。

第二章 安全分级分类管理

第四条 危险源分类

Ø 物理类 :大型结构加载设备、高空作业平台、切割机等高危机械。

Ø 化学类 :建筑材料燃烧测试用易燃易爆品、混凝土添加剂等腐蚀性化学品。

Ø 生物类 :建材微生物检测相关废弃物。

Ø 辐射类 :无损检测用射线装置。

Ø 特种设备类 :起重机械、压力容器等。

第五条 安全风险分级

风险等级

判定标准

管理要求

一级

涉及剧毒化学品、高压容器、高空作业

每日安全自查、应急预案演练每月1次、专人24小时监控

二级

易燃易爆材料、大型机械操作

每周安全检查、危险操作双人监护

三级

普通建材检测、低风险设备

每月全面检查、操作前安全培训

第六条 动态调整机制

每学期初由实训室主任牵头开展风险评估,更新分级分类信息。

新增危险设备或工艺时需重新定级,报学院备案。

第三章 准入管理

第七条 人员准入

Ø 理论培训 :通过《建筑工程实训安全规范》线上考试(80分以上)。

Ø 实操考核 :高风险设备操作需现场演示应急处理流程(如紧急停机、灭火器使用)。

Ø 签署承诺书 :明确禁止携带食品进入化学类实验室等行为。

Ø 准入证件 :通过考核者颁发带照片的“实训安全准入证”,有效期1年。

第八条 项目准入

涉及高危工艺的科研项目需提交《安全风险评估报告》。

校外单位使用实训室须购买第三方责任险。

第四章 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

第九条 三级检查体系

Ø 日常自查 :实训室安全员每日检查设备状态、通风系统、化学品存储(记录于《安全日志》)。

Ø 月度检查 :由学院安全领导小组抽查防护装备配备情况(如安全帽、防坠器)。

Ø 专项检查 :每学期聘请第三方机构检测特种设备(如起重机钢丝绳磨损度)。

第十条 隐患整改流程

Ø 发现隐患→张贴黄色警示牌→48小时内整改→复查销号。

Ø 重大隐患(如承重梁裂缝)立即停用并上报学校安委会。

第五章 专项安全管理

第十一条 危险化学品管理

实行“五双”制度:双人收发、双人运输、双人使用、双人保管、双锁管理。

易制毒化学品需公安部门备案后方可采购。

第十二条 机械设备管理

大型设备(如200吨压力试验机)操作前需完成《设备点检表》。

高空作业平台使用者必须系双重保护安全带。

第六章 应急管理

第十三条 预案体系

编制《建筑工程实训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》,明确火灾、机械伤害等6类事故处置流程。

每学期开展1次应急演练(如模拟结构坍塌救援)。

第十四条 物资配置

一级风险实验室配备急救箱、洗眼器、应急照明系统。

每层楼设置应急疏散路线图及集合点标识。

第七章 责任与奖惩

第十五条 责任体系

Ø 学院层面 :院长为第一责任人,设立安全领导小组。

Ø 实训室层面 :主任负责具体实施,配备专职安全员。

Ø 师生层面 :使用者须签署《安全责任告知书》。

第十六条 奖惩机制

全年无事故实训室奖励年度预算5%作为安全基金。

违规行为(如未戴护目镜操作角磨机)扣减责任人绩效考核分。





建筑工程学院

2024年9月1日


欢迎光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!
科研工作
我系1部教材被评为2017年山东省职业院校优秀教材
        近日,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公布了2017年山东省职业院校优秀教材评选结果,我院选送的李京东主编《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》、赵建磊主编《职业人文基础》、闫国艳主编《建筑CAD》、薛有奎主编《税法与纳税会计(第二版)》、丛娜主编《手工制作》5部教材被评为2017年度山东省职业院校优秀教材。
       根据《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关于开展优秀教材评选活动的通知》(鲁职学教字2017[1]号)精神,教务处组织了山东省职业院校优秀教材申报工作,经校内专家评审,选送5部教材参加评选。此次获奖充分体现了我院近年来积极推进教材建设的显著成绩,将有效推动今后的教材建设和专业建设,引导我校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向着更高层次、更高水平发展。


  • 首页

  • 一键拨号

  • 分享代码

  • 联系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