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!

教研科研

2024-2025学年建筑工程学...
建筑工程学院开展“五老...
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智...
安全课堂 | 增强安全意识...
2025年青州市乡村建设工...
校地携手护安澜 建工学子...
聚焦职普融通与科教融汇 ...
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现代学徒制 > 正文
建工系多措并举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之三


7

新能源和绿色施工

多媒体教室

新能源和绿色施工

企业师傅

新能源和绿色施工

——

企业培训部

8

BIM沙盘模拟实训

沙盘实训室

BIM沙盘模拟实训

学校教师

BIM沙盘模拟实训

——

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

第五学期

1

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

多媒体教室

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

企业师傅

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

——

企业工程项目部

2

装配式建筑进度控制

多媒体教室

装配式建筑进度控制

企业师傅

装配式建筑进度控制

——

企业工程项目部

3

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

多媒体教室

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

企业师傅

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

——

企业工程项目部

4

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

多媒体教室

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

企业师傅

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

——

企业工程项目部

5

建筑工程资料实训

资料实训室

建筑工程资料实训

企业师傅

建筑工程资料实训

资料员

企业工程项目部

6

3D和激光雕刻打印实训

设计实训室

3D和激光雕刻打印实训

学校教师

3D和激光雕刻打印实训

设计师

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

第六学期

1

顶岗实训

校外企业

顶岗实训

企业师傅

企业标准

——

企业生产部人力资源部

2

毕业设计

学生独立完成

顶岗实训

校企和学生

按照行业规范和学校要求

——

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

(四)组建校企共用教学团队

按照学院《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关于加强外聘(返聘)兼职教师管理的规定》文件要求,突破制约学校聘请兼职教师的机制壁垒,从企业聘请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从事兼职教学工作,确立双导师职责和待遇,完善了双导师制,建立了“建筑技能名师工作室”,派驻3名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,形成了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。

(五)规范组织管理,注重内涵发展

依据企业岗位标准和职业标准,围绕企业核心岗位知识和能力要求,通过岗位能力分析,校企联合开发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的“学校课程+企业课程”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,以及符合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学徒实践课程体系,按照学校教育和企业学徒的标准、内容和组织要求,开发实践教学体系。按照学校学历教育和企业学徒的要求,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组织与运行管理、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。课程考核评价结合生产实际,采用教学、生产、鉴定并行的操作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。

(六)校企共建“校中厂”,打造一流育人平台

2015年我院借鉴合作企业先进生产经验运用互联网思维,校企合作建成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建筑工程实训中心,是“建筑技术现代学徒班”的主要实训场所,中心配有供学徒班学生实习实训的训练专区,包括省内首个“数字化建筑实体模型”以及建筑装饰构造展厅、工程测量、项目管理沙盘、建筑材料、建筑设计等17个实训室,总建筑面积1800m2,建立了潍工装饰公司(校中厂)和35个校外职场化实训基地。该实训中心能够保证学生实习实训,提升了学徒班整体实训水平。

四、主要成果

(一)项目阶段性成果

形成了校企联合招生、联合培养的一体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。形成了《招生招工办法》、《专业教学标准》、《企业师傅标准》、《质量监控标准》、《教学管理办法》、《课程开发办法》、《师资共建办法》等10多项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。建成了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,开发了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12门,编写教材6部,并形成了《装配式结构识图》、《装配式结构详图深化设计》、《装配式结构施工》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库。新增校企互聘共用教师20人,技术服务成果6项。初步形成了校企联合招生、联合培养、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。形成了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。

欢迎光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!
科研工作
我系1部教材被评为2017年山东省职业院校优秀教材
        近日,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公布了2017年山东省职业院校优秀教材评选结果,我院选送的李京东主编《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》、赵建磊主编《职业人文基础》、闫国艳主编《建筑CAD》、薛有奎主编《税法与纳税会计(第二版)》、丛娜主编《手工制作》5部教材被评为2017年度山东省职业院校优秀教材。
       根据《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关于开展优秀教材评选活动的通知》(鲁职学教字2017[1]号)精神,教务处组织了山东省职业院校优秀教材申报工作,经校内专家评审,选送5部教材参加评选。此次获奖充分体现了我院近年来积极推进教材建设的显著成绩,将有效推动今后的教材建设和专业建设,引导我校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向着更高层次、更高水平发展。


  • 首页

  • 一键拨号

  • 分享代码

  • 联系方式